初一数学组今天下午齐聚七年级(1)班开展了一堂生动高效的数学公开课,徐崔文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“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”的公开课。课程通过问题导入、小组探究、师生互动等环节,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,并领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。
课程伊始,徐老师以生活实例引入:“某班级购买奖品,预算不超过200元,钢笔单价10元,笔记本5元,若两种奖品共买30件,如何列出价格约束条件?”学生迅速列出不等式组,由此自然切入主题。
在讲解解法时,徐教师通过“三步走”策略展开:
1. 独立求解:学生分别解出组内每个不等式;
2. 数轴作图: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,直观寻找公共部分;
3. 确定解集:通过“同大取大、同小取小”等口诀总结规律。
针对易错点(如不等式方向变化),徐教师通过反例“-2x>6”当场纠错,强化了学生的符号意识。学生刚开始对数轴找交集不太理解,但徐老师用彩色粉笔标注重叠区域后,许多孩子立刻明白了!徐老师还通过小组讨论环节,让同学们发现了“无解”的特殊情况。
课后,初一数学组全体老师还对徐老师的这节课进行研讨,王久江老师指出:“这堂课将抽象问题可视化,尤其是数轴动态演示,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。若能增加实际应用(如优化问题)的拓展,会更贴合新课标要求。”
不等式组的学习不仅是技巧训练,更是逻辑思维的锤炼。这堂课启示我们,数学教学应注重“思维可视化”,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数学的简洁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