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,也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,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。
今天的《树人风采》就由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一15班的王浚棋同学主持,由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一15班的晁新洋、夏天两位同学作为嘉宾,与我们一起分享党史课上学习的内容。
问
1927年4月28日,李大钊同志被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所杀害,临刑前仍做绝命演说“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,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,我们深信,共产主义在世界、在中国,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。”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李大钊同志呢?
他有着对革命高度负责、强烈爱国的精神,经历残酷折磨依旧坚强、从容镇定,对敌人无所畏惧,坚贞不屈、大义凛然。
问
今年是建党100周年,如今山河无恙,万家灯火,我们学党史、悟思想,缅怀“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”李大钊同志,从中汲取怎样的精神力量?
学习他对新思想的敏锐嗅觉和政治判断力;学习他,胸怀家国领导斗争的弘毅担当;学习他,品德高尚坚定信念的精神脊梁。我们躬逢盛世,学习和弘扬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,就是要挺身而出、迎难而上,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。
问
岸谷隆一郎剖腹自杀前,他留下了一封遗书,里面这样写道:“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,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,一定不会亡国。”是什么触动了他发出这样的感慨?
杨靖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著名抗日民族英雄,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,1940年2月23日壮烈牺牲,年仅35岁。他在四面楚歌之时,坚挺到了最后一刻,后来日寇用刺刀剖开了杨靖宇的尸身: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,目之所及,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、树皮和棉絮。
问
杨靖宇“精忠报国”的精神被展现到了极致,历史学家郭沫若是如何评价的?
头颅可断腹可剖,烈忾难消志不磨。碧雪青蒿两千古,于今赤旗满山河。
问
杨靖宇有怎样的精神?
1、坚持真理——就是他孜孜追求马克思主义、实践马克思主义,具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;
2、忠心报国——就是他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,坚决捍卫民族利益,顽强抵抗日寇侵略,具有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;
3、艰苦奋战——就是他不怕艰难险阻,勇于战胜各种困难,具有共产党人无私无畏、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;
4、英勇献身——就是他不畏强敌、视死如归,具有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。